銀飾歷史
杭州銀樓業

銀飾歷史杭州銀樓業
"義源金鋪"是民國時期杭州一家知名度較高的金鋪。民國6年(1917),當薦橋直街(今清泰街)由狹窄的石板路面改建為雙車道的馬路時,紹興大鹽商鮑雪程出巨資,在薦橋邊的珠寶巷口置地建造一座五層樓的歐式風格的鋼混結構大樓。大樓立面用大青石塊砌面,臨街大門及其左右兩玻璃大窗配以大鐵門,營業大廳鋪以進口花地磚。大樓於次年竣工,取名“義源金鋪”,擇日並張營業,並在城內外鬧市、集鎮張貼告示,金鋪並張營業三日內打折扣供應各款純金飾品。並張那天,大樓張燈結彩,鋪面明亮的玻璃櫃中陳列著本店打製的各式各樣純金飾品和純金禮品;珠寶巷放鞭炮的,祝賀的,看熱鬧的,擠滿了本不怎麼寬的路面,加上鞭炮聲、包車鈴鐺聲、人們祝賀聲和看熱鬧的嘈雜聲,呈現了十分鬧猛的場面。這種場面,在當時的杭城是很少見的。

當時杭州城裡的三元坊,薦橋街一帶,是市區金鋪、銀樓最集中的地方,尤以上海人出資並設在珠寶巷口的“信源”,“幹源”兩家金鋪早於義源,資金雄厚信譽好。義源的並張,形成珠寶巷口“三源爭市”的格局。在這種市場競爭中,義源的老闆打出誠信的牌子;在該號打製的首飾、大小金絛和其它純金製品上,打上“義源·十足赤金”字樣鋼印,以與其它店相區別,並承諾只要是義源的純金製品,隨時可以來店調換款式或折價回收。這一舉措,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使該店購買純金製品的消費者放心,即使用過一段時間,認為式樣陳舊、重量太輕嫌小,或急需用錢,都可以隨時到該店調換或作價回收。而回收價又高於當時店舖的典當價,以減少他們的損失。義源的誠信舉措,吸引了杭城及其周邊的蕭山、紹興、餘杭、富陽和安徽省的徽州地區的官僚、豪門、上層商人,使他們也上義源選購和定制。不久,義源金舖的規模和純金製品銷售量,便成為杭城銀樓業的“老二”。

為鞏固“老二”的地位,義源又通過合資增加資金,增加競爭實力。在合資者中,不是本身就是政界、軍界、警界和商界要人,就是與這些要人沾親帶故的。於是,義源在杭城同業中“發號施令”的地位日益牢固。據傳日偽時期,杭城大漢奸“菜地阿圇”手下的一個小頭目,本想藉故敲義源一“竹槓”,一天在義源舖內發威,結果被正在金舖內挑選首飾的浙江省保安司令的姨太太搧了幾個耳光,並趕出金鋪。事後,由“菜地阿圇”出面,還向這位姨太太賠禮,向義源金鋪道歉。自此後,杭城的一些小漢奸、小流氓再不敢上義源鬧事了。

抗日戰爭勝利後,市區發生搶購金搧絛、銀元的風潮,義源金鋪受到衝擊,損失不小。杭州解放不久,杭州市軍管會發出佈告,禁止金絛、銀元計價行使和自由賣,義源金鋪與其它同行相繼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