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飾歷史
常州銀樓業

常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銀樓業,是一些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個體銀匠。他們代客加工簡陋的銀飾,如鎖片、雞心、發插、如意、手

鐲等。繼而憑屋設鋪(俗稱銀匠鋪),主要還是來料加工,並逐步開始金銀飾品兼作,根據顧客需要加工成品,收取加工費。

大約至清咸豐年間(1851—1861)常州城裡亮出兩家規模不大的銀樓,一家居北稱畢泰昌銀樓,一家靠南名過德盛銀樓,他們除了代客加工金銀首飾外,還有一些加工好的金銀飾品出售。同治年間(1862—1874),遂有蔣雪壯在甘棠橋北首開設常州第一家規模較大的蔣懋大銀樓,採用傳統的古法冶煉手工提煉,黃金純度可達99.99%,稱“上足赤”,一般達99%稱“足赤”,由於飾品成色好,品種多,深得顧客信任,營業不斷擴大,最多r有僱工五六十人。隨後,沈子鈞在市內大街開設沈正和銀樓,仿蔣懋大辦法冶煉金銀,並大做廣告以招徠顧客,但終不及蔣懋大生意火爆。


泰聚銀樓包裝布

從光緒到民國初年,常州又陸續開有源升德記銀樓、信裕恆記銀樓、鳳祥恆記銀樓、趙信元銀樓等多家。民國十五年(1926)據《武進年鑑》記載,是年武進城鄉共有銀樓19家,其中城區11家。民國十七年市區銀樓增至14家,其中蔣​​懋大、沈正和、源升、信裕、鳳祥、趙信元6家規模較大的銀樓操縱著金銀價格,其它的八家小銀樓都得聽命於他們。民國二十六年,日**侵常,常州淪陷,城鄉當舖大都被搶,金銀飾流散社會,加上社會混亂,盜墓成風,城鄉富戶的隨葬金銀被盜墓者挖出,一時社會上金銀飾品增多。為迎合持有者出售和改制的需要,銀樓業大量增設,時有大小銀樓多達四五十家。

抗戰勝利前和解放前的一段時間裡,通貨極度膨脹,物價一日數漲,中儲券、法幣、金圓券的幣值一貶再貶,造****們重物輕幣的恐慌心理,金銀物輕價高便於保存和攜帶,更為人們所青睞。銀樓業藉此機會大發其財。民國三十七年據統計常州經江蘇省工商部批准營業的銀樓就有41家。至1949年常州解放時,尚有銀樓36家。
解放後,人民政府加強了對金銀的控制,頒布了金銀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銀樓業只准按規定價格出售,不得再行收進。延至1950年2月各銀樓存貨均已先後售完,遂報歇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