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飾小百科
古代金銀器主要使用什麼工藝

古代金銀器主要使用什麼工藝

我國早在商周時期,也就是公元前15世紀,已經將打鍛、錘揲等工藝較為普遍的運用於對青銅器、鐵器、金銀器等金屬器的加工上。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其工藝技術也得到不斷的完善。金銀器的加工工藝高於銀器的加工工藝,產生的時間也早於銀器,金銀器製作的主要工藝有熔煉、範鑄、錘揲、焊接、鎏金、鏨花、掐絲、鑲嵌、炸珠、收挑、點翠等,早期的金銀器工藝從青銅工藝而來,以範鑄為主,打鍛為輔。銀器的製作工藝基本來源於金器的製作工藝。現將這些工藝作一簡單介紹。

1)範鑄,就是將金礦石或自然金加熱至1063°C,銀加熱至960.8°C,使之熔為液體,再將其註入預先作好的器物模型內,冷卻後就成型為所要製作的器物。
2)錘揲,即充分利用金銀的延展性,用錘子將金銀塊錘打成片,然後置於器物或模具上擠壓錘打,即成為有凹凸不平紋飾的器物。
3)鎏金,也叫“火鍍金”或“**鍍金”,此法是將金片剪成小碎片,加熱至400°C的溫度,按一兩金加七兩水銀的比例,使金熔於水銀中,冷卻後成型成泥狀固體稱為“金泥”,再將其塗於器表上,用無菸炭火溫烤,使水銀蒸發,黃金則固留於器表上,若要金層厚,可反復進行幾次。
4)焊接,是在金銀器或金銀飾件之間的接觸點澆灌金屬液體,使其冷卻後牢固的結合為一體。
5)鏨花,即用鏨刀在金銀器表面刻出各種花紋圖案,分青花、陰地、陽地、沙地等不同方法,可鏨花鏨文。
6)掐絲,即用鑷子之類的工具將金絲掐成各種紋樣,並焊接於器表上。

7)鑲嵌,即在金銀器表面上鑲嵌珍珠、水晶、綠松石、紅綠寶石等材料的飾物,一件器物上往往飾多種飾料。
8)炸珠,也稱“吹珠”,即將金熔液滴入溫水中,使之結為大小不等的金珠,也有將金絲成小段後熔成小珠。
9)收挑,是一種取得浮雕效果的鏨雕工藝。一般平鏨是從正面鏨,而收挑是從正反兩面有收有挑,有凹有凸,以取得三維效果。
10)點翠,是用翠鳥的羽毛,粘貼於器表之上,以取得絢麗的色彩效果。點翠需點平整而不露底。還有一些是與其它器物的製作相關的附屬工藝,如包金、貼金、錯金銀、金銀平脫、金銀扣等。
11)包金,即是在銅器或其它器物的表麵包上一層薄金片,起保護和裝飾器物之用,一般是對小件器物進行此工藝。
12)貼金,是用膠漆之類的粘合劑將金片貼於器物需飾部位,或利用器表的凹凸面將金片緊貼於器表。
13)錯金銀,是在銅器鑄範上先刻上凹槽或在銅器鑄成後刻上凹槽,然後在凹槽內壓嵌金銀條絲,再將其打磨與器表平整。
14)金平脫,是漆器的附屬工藝,即將金銀薄片煎刻成各種人物、動物、花卉、瓜果、鳥獸蟲魚等紋樣,再用漆粘貼於打磨平整的漆器胎上,待乾燥後,全面髹漆2~3層,再經打磨、顯出金銀紋樣,使之與器表平齊。
15)金銀扣,多用於漆器上,因古時漆器胎較輕薄,為增加器物的牢固性,在器物口、足部邊緣處套上金屬,為“扣器”,加金的為“金扣”,加銀的為“銀扣”。